Product category
高低溫溼熱試驗箱技術規格✘◕↟:
型號 | SEH-150 | SEH-225 | SEH-408 | SEH-800 | SEH-1000 | |||
工作室尺寸(cm) | 50×50×60 | 50×60×75 | 60×80×85 | 100×80×100 | 100×100×100 | |||
外形尺寸(cm) | 115×75×150 | 115×85×165 | 130×105×170 | 165×105×185 | 170×125×185 | |||
性 能 | 溫度範圍 | 0℃/-20℃/-40℃/-70℃~+100℃/+150℃/+180℃ | ||||||
溫度均勻度 | ≤2℃ | |||||||
溫度偏差 | ±2℃ | |||||||
溫度波動度 | ≤1℃(≤±0.5℃,按GB/T5170-1996表示) | |||||||
升溫時間 | +20℃~+150℃/約45min (空載) | |||||||
降溫時間 | +20℃~-20℃/30min/ +20℃~-40℃/50min/ +20℃~-70℃/60min/(空載) | |||||||
溼度範圍 | (10)20~98%RH | |||||||
溼度偏差 | ±3%(>75%RH), ±5%(≤75%R上) | |||||||
溫度控制器 | 中文彩色觸控式螢幕+ PLC控制器(控制軟體自行開發) | |||||||
低溫系統適應性 | *的設計滿足全溫度範圍內壓縮機自動執行 | |||||||
裝置執行方式 | 定值執行╃│▩✘、程式執行 | |||||||
製冷系統 | 製冷壓縮機 | 進口全封閉壓縮機 | ||||||
冷卻方式 | 風冷(水冷選配) | |||||||
加溼用水 |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| |||||||
安全保護措施 | 漏電╃│▩✘、短路╃│▩✘、超溫╃│▩✘、缺水╃│▩✘、電機過熱╃│▩✘、壓縮機超壓╃│▩✘、過載╃│▩✘、過流 | |||||||
標準裝置 | 試品擱板(兩套)╃│▩✘、觀察窗╃│▩✘、照明燈╃│▩✘、電纜孔(φ50一個)╃│▩✘、腳輪 | |||||||
電源 | AC380V 50Hz 三相四線+接地線 | |||||||
材料 | 外殼材料 | 冷軋鋼板靜電噴塑(SETH標準色) | ||||||
內壁材料 | SUS304不鏽鋼板 | |||||||
保溫材料 | 硬質聚氨脂泡沫 |
與潮溼相關的物理現象
A.1 凝露
水蒸氣在溫度低於周圍空氣露點的表面凝結的現象▩↟▩│₪,稱為凝露↟│☁•╃。凝露會使水蒸氣轉變成液態水↟│☁•╃。
空氣中的水蒸氣量決定著露點的高低↟│☁•╃。露點╃│▩✘、溼度和水蒸氣壓力相互關聯↟│☁•╃。在試驗箱內的試件▩↟▩│₪,當其表面溫度低於試驗箱內空氣露點時▩↟▩│₪,就會產生凝露↟│☁•╃。因此▩↟▩│₪,為了防止凝露產生▩↟▩│₪,試件應先預熱↟│☁•╃。
通常▩↟▩│₪,凝露只用目測測定▩↟▩│₪,但不包括所有的情況▩↟▩│₪,特別是表面粗糙的小試件難以用目測來判別↟│☁•╃。若試件的熱容量很小▩↟▩│₪,只有在空氣溫度快速上升▩↟▩│₪,或相對溼度接近100%時才會產生凝露↟│☁•╃。可以觀察到由於試件周圍空氣溫度的降低▩↟▩│₪,而使箱體結構內表面產生輕微凝露↟│☁•╃。
A.2 吸附
水分子在溫度比露點高的表面粘附的現象▩↟▩│₪,就是吸附↟│☁•╃。粘附在試件表面的水分子的量▩↟▩│₪,取決於材料的型別╃│▩✘、表面結構和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壓力↟│☁•╃。單獨評價吸附的影響是不容易的▩↟▩│₪,因為與吸附同時發生的吸收的影響通常會更明顯↟│☁•╃。
A.3 吸收
水分子在材料內部的積聚稱為吸收↟│☁•╃。吸收水氣的量部分取決於周圍空氣中水的含量↟│☁•╃。吸收過程一直持續到平衡為止↟│☁•╃。水分子滲透的速度隨溫度的上升而提高↟│☁•╃。
A.4 擴散
由於區域性壓力不同而造成的水分子在材料中的移動▩↟▩│₪,稱為擴散↟│☁•╃。電子產品中常遇到的擴散現象的例子是✘◕↟:水氣透過電容器或半導體上的有機覆蓋▩↟▩│₪,或透過密封膩子滲透到電子產品內部↟│☁•╃。
A.5呼吸
由於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試件空腔內外空氣交換的現象稱為呼吸↟│☁•╃。呼吸作用通常會使試件空腔內產生凝露現象↟│☁•╃。
4.1.2 環境效應
潮溼會對裝備產生物理和化學影響;溫溼度的變化可以導致裝備內部出現凝露現象↟│☁•╃。與溼度有關的物理現象見附錄A↟│☁•╃。考慮下列典型問題(未包括所有問題)▩↟▩│₪,有助於確定本試驗是否適用於受試裝備✘◕↟:
a) 表面效應▩↟▩│₪,如
1) 金屬氧化/電化學腐蝕;
2) 加速化學反應;
3) 有機和無機表面覆蓋層的化學或電化學破壞;
4) 表面水氣和外來附著物相互作用產生的腐蝕層;
5) 摩擦係數的改變導致的粘結或粘附↟│☁•╃。
b) 材料性質的改變▩↟▩│₪,如✘◕↟:
1) 因吸收效應產生的材料膨脹;
2) 其他性質變化▩↟▩│₪,如物理強度降低╃│▩✘、電氣絕緣和隔熱特性的改變╃│▩✘、複合材料的分層╃│▩✘、塑性或彈性的改變╃│▩✘、吸溼材料效能降低╃│▩✘、explosive和推進劑因吸溼而效能降低╃│▩✘、光學元件影象傳輸質量降低╃│▩✘、潤滑劑效能降低↟│☁•╃。
c) 凝露和遊離水產生的影響▩↟▩│₪,如✘◕↟:
1) 電氣短路;
2) 光學表面模糊;
3) 熱傳導特性變化↟│☁•╃。